声明

本文是学习GB-T 31462-2015 500 kV和750 kV级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技术规范.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型号、使用条件、铭牌、性能参数、技

术要求、试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并在附录 A
中给出了中性点电抗器基本参数。

本标准适用于500 kV 和750 kV
电压等级电力系统中使用的单相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其

他电压等级及三相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可参考使用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094.1 电力变压器 第1部分:总则

GB 1094.2 电力变压器 第2部分:液浸式变压器的温升

GB1094.3 电力变压器 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GB/T1094.4 电力变压器
第4部分: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

GB/T 1094.6 电力变压器 第6部分:电抗器

GB/T 1094.10 电力变压器 第10部分:声级测定

GB 2536 电工流体 变压器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

GB/T 2900.15 电工术语 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

GB/T 2900.17 电工术语 量度继电器

GB/T 2900.49 电工术语 电力系统保护

GB/T 4109 交流电压高于1000 V 的绝缘套管

GB/T7252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GB/T 11604 高压电器设备无线电干扰测试方法

GB 20840.2 互感器 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DL/T911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分析法

JB/T 3837 变压器类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15、GB/T 2900.17、GB/T 2900.49 和 GB/T1094.6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本文件。

3.1

可控并联电抗器 controlled shunt reactor;CSR

并联于电力系统中,电抗值可以在线调整的电抗器。

GB/T 31462—2015

3.2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 multistage controlled shunt
reactor

电抗值能在有限个级别间切换,并按附录B 原理工作的可控并联电抗器。

3.3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 main body of multistage
controlled shunt reactor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中的高阻抗变压器部分。

注:其高压绕组连接电网,低压绕组连接晶闸管阀和辅助设备,以实现电抗值分级切换。

3.4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额定容量 rated power of
multistage controlled shunt reactor main body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成套装置在100%级时和在额定电压及额定频率下本体(即高阻抗变压器)

的容量。

4 产品型号

产品型号应符合JB/T 3837 的相关规定。

5 使用条件

5.1 正常使用条件

5.1.1 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如下:

a) 海拔

海拔不超过1000 m。

b) 冷却介质温度

冷却设备入口处的冷却空气温度:

1) 最高:40℃;

2) 最热月平均:30℃;

3) 最高年平均:20℃;

4) 最低: -25℃。

c) 最大风速

最大风速不超过34 m/s (离地面10 m 高)。

d) 污秽等级

污秽等级为d 级。

e) 抗震能力

地表加速度水平方向低于3 m/s², 安全系数不小于1.67倍。

5.1.2 系统条件

a) 500 kV级

500 kV级系统条件如下:

1) 额定频率50 Hz;

2) 系统标称电压500 kV;

3)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550 kV;

GB/T 31462—2015

4)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接地。

b) 750 kV级

750 kV级系统条件如下:

1) 额定频率50 Hz;

2) 系统标称电压750 kV;

3)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800 kV;

4)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接地。

5.2 特殊使用条件

特殊使用条件由用户在订货时说明。

6 铭牌

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应设有铭牌,铭牌材料应不受气候影响,并且固定在明显可见位置。铭牌上的

标志应是去不掉的,其项目如下:

a) 产品名称;

b) 产品型号;

c) 产品代号;

d) 标准代号;

e) 制造单位名称;

f) 出厂序号;

g) 制造年月;

h) 相数;

i) 额定容量(kVA 或 MVA);

j) 额定频率(Hz);

k) 额定电压(高压、低压,kV);

1 额定电流(高压、低压,kA);

m) 最高运行电压(kV);

n) 分级容量百分数;

o) 绕组联结图;

p) 联结组标号;

q) 短路阻抗(实测值);

r) 额定容量下的损耗(实测值);

s) 冷却方式;

t) 绝缘水平;

u) 总质量;

v) 运输质量;

w) 绝缘油质量;

x) 器身质量;

y) 声级水平;

z) 套管式电流互感器参数;

aa) 顶层油温升和绕组平均温升。

GB/T 31462—2015

7 性能参数

7.1 型式和参数

7.1.1 型式

型式为单相、油浸式、户外型。

7.1.2 频率

频率为50 Hz。

7.1.3 冷却方式

各级容量下的冷却方式可选取自然油循环自然空气冷却(ONAN)
或自然油循环强迫风冷却

(ONAF), 同时应具备7.9规定的自然冷却能力。

7.1.4 短路阻抗

短路阻抗不宜小于90%。

7.1.5 额定电压

绕组额定电压的选取如下:

a) 对于本体高压绕组:500 kV 级宜为525/ √3 kV 或550/ √3 kV,750
kV级宜为800/ √3 kV;

b) 对于本体低压绕组:通常,500 kV 级宜为10 kV~77kV,750 kV级宜为35
kV~110 kV。

7.1.6 容量调节范围及级数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容量调节范围及分级调节级数在系统设计中确定。

7.2 允许偏差

7.2.1 短路阻抗允许偏差

在额定电流和额定频率下所测得的短路阻抗值的允许偏差应在一5%~+5%的范围内,每相短路

阻抗与三相平均值间的偏差应在-2%~+2%的范围内。

7.2.2 损耗值允许偏差

损耗实测值与规定值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10%。

7.3 绕组绝缘水平

7.3.1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高压、低压绕组的绝缘水平按GB1094.3
的规定进行选取。

7.3.2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的外绝缘空气间隙应根据其绝缘试验电压,参照GB
1094.3 的规定 进行确定,并按实际海拔进行修正。

7.4 温升限值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在1.05倍额定电压以及100%级设计阻抗下的温

升限值(周围环境温度为40℃时)应符合表1的规定。

GB/T 31462—2015

在较高环境温度或高海拔环境下的温升限值和冷却性能应按GB1094.2
的规定进行修正。

1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温升限值

部 位

温升限值

K

顶层油

55

绕组平均

65

绕组热点

78

铁心及金属结构件

80

油箱

80

7.5 局部放电水平

7.5.1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的局部放电试验按 GB1094.3 的规定进行。

7.5.2 对于长时感应电压试验(ACLD), 在施加电压为1.5 Um/
√3时,其高压绕组视在电荷量的连续水 平不应大于300 pC,在施加电压为1.1Um/
√3下,其高压绕组视在电荷量的连续水平应符合GB 1094.3
的规定;对于短时感应电压试验(ACSD),
其高压绕组在各施加电压下的视在电荷量的连续水平应符合 GB 1094.3 的规定。

7.5.3 低压绕组在各施加电压下的视在电荷量的连续水平应符合 GB1094.3
的规定。

7.6 无线电干扰水平及可见电晕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在1.1Um/
√3电压下的无线电干扰电压不应大于500μV, 并在晴天夜

晚无可见电晕。

7.7 声级水平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在额定容量下的声级水平(声压级)不应大于80
dB(A)。

7.8 振动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在最高工作电压和额定频率下,箱壁的最大振动水平(振幅)不应超过

100μm (峰-峰值)。

7.9 自然冷却能力

7.9.1 自然油循环自然空气冷却(ONAN) 下长期运行的能力。

7.9.2 自然油循环自然空气冷却(ONAN)

30 min短时运行的能力。

条件下,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应具有在最小分级容量

条件下,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应具有在额定容量下

7.10 过励磁能力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在额定频率下,过励磁能力应符合表2的规定。

GB/T 31462—2015

2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过励磁能力

过励磁倍数

允许时间

1.10

持续

1.15

60 min

1.20

20 min

1.30

3 min

1.40

20 s

1.50

8 s

8 技术要求

8.1 基本要求

8.1.1 按本标准制造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应符合 GB 1094.1、GB
1094.2、GB 1094.3、 GB/T 1094.4、GB/T 1094.6及 GB/T 1094.10 的规定。

8.1.2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组件和部件的设计、制造及检验等应符合相关标准及法规的要求。

8.2 安全保护装置

8.2.1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应装有气体继电器。气体继电器的接点容量在交流220
V 或110 V 时不小于66 VA, 直流有感负载时,不小于15 W。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油箱和联管的设计应使
气体易于汇集在气体继电器内,不应有存气现象。积聚在气体继电器内的气体数量达到250
mL~ 300mL
或油速在整定范围内时,应分别接通相应的接点。气体继电器的安装位置及其结构应能观察
到分解气体的数量,而且应便于取气体。

8.2.2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应装有压力释放装置,当本体油箱内压力达到安全限值时,压力释
放装置应可靠释放压力。

8.2.3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所有管道最高处或容易窝气处应设置放气塞。

8.3 冷却系统及控制箱

8.3.1 应根据冷却方式配置冷却装置及控制箱。

8.3.2
对于风冷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应配置风冷装置控制箱,应能根据油面温度自动投切风
冷装置。

8.3.3
对于采用散热器散热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其冷却方式可存在多种组合方式(如
ONAF 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在不同容量下可具有 ONAN、ONAF
两种冷却方式),各种冷却 方式下的容量分配及控制程序由用户与制造方协商。

8.4 油保护装置

8.4.1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均应装有储油柜,其结构应便于清理内部。储油柜的一端应具有油
位显示功能,储油柜的容积应保证在最高环境温度及允许的过载状态下油位不超过上限,在最低环境温
度与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未投入运行时,应能观察到油位指示。

8.4.2 储油柜应有注油、放油、放气和排污油装置。

8.4.3 储油柜上一般应装有带有油封的吸湿器。

GB/T 31462—2015

8.4.4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应采取防油老化措施,以确保内部的油不与大气相接触,如:在储油

柜内部加装胶囊、隔膜或采用金属波纹密封式储油柜等。

8.5 油温测量装置

8.5.1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应设置供温度计用的管座。所有设置在油箱顶盖的管座应伸入油
内120 mm±10 mm。

8.5.2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应装设户外测温装置,其接点容量在交流电压220 V
时,应不低于 50 VA,直流有感负载时,应不低于15 W。
测温装置的引线应用支架固定。安装位置应便于观察,且其

准确度应符合相应标准。

8.5.3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应装有远距离测温用的测温元件,其位置应便于检修、更换。

8.5.4
当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采用集中冷却结构时,应在靠油箱进出油口总管路处装测油温用
的温度计管座。

8.6 油箱及其附件

8.6.1
在本体油箱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壁上均应装有油样阀门,下部还应装有注、放油装置。

8.6.2 500 kV 级的本体油箱应具有承受真空度为133 Pa 和正压力为98 kPa
的机械强度的能力,

750 kV 级的本体油箱应具有承受真空度为13 Pa 和正压力为110 kPa
的机械强度的能力,油箱不应有 损伤和不允许的永久变形。

8.6.3 本体整体(包括所有充油附件)应能承受的真空度:500 kV 级为133 Pa,750
kV级为13 Pa。

8.6.4 本体油箱下部应有供千斤顶顶起电抗器的装置及水平牵引装置。

8.6.5
在本体油箱上适当的位置应有固定梯子,其位置应尽可能便于观察气体继电器。

8.6.6 本体结构应便于拆卸和更换套管或瓷件。

8.6.7
本体油箱外部较大金属结构零件均应通过油箱可靠接地,铁心和夹件应分别引出并可靠接地。
本体油箱应保证有两个接地点(分别位于油箱长轴或短轴两侧)。接地处应有明显的接地符号“告”或
"接地"字样。

8.6.8 根据需要,可提供一定数量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

8.6.9
带有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应供给信号测量和保护装置辅助回路用
的端子箱。

8.6.10 本体油箱上、下部应装有滤油阀(成对角线位置)。

8.7 套管及套管式电流互感器

套管及套管式电流互感器应符合 GB/T 4109 和 GB 20840.2 的相关规定。

9 试验

9.1 概述

9.1.1 例行试验、型式试验和特殊试验的一般要求应符合 GB1094. 1
的规定。

9.1.2
负载情况下的损耗、温升、声级、振动、谐波和磁化特性的测量试验中提出了两种试验方法,采用
哪种方法由用户与制造方协商确定。当选用第一种方法测量时,应首先保证低压侧串接的电抗器自身
的性能参数优于本体,并排除低压侧串接的电抗器对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的影响。

9.2 例行试验

例行试验项目见表3。

GB/T 31462—2015

3 例行试验项目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1

绕组电阻测量

9.5

2

电压比测量和绕组极性测定

9.6

3

短路阻抗及负载损耗测量

9.7

4

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测量

9.8

5

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因数(tano)和电容量测量

9.9

6

操作冲击试验

9.10

7

雷电全波冲击试验

9.11

8

外施耐压试验

9.12

9

感应电压试验

9.13

10

局部放电测量

9.14

11

套管试验

9.15

12

套管式电流互感器试验

9.16

13

压力密封试验

9.17

14

绝缘油试验

9.18

15

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9.19

9.3 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项目见表4。

4 型式试验项目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1

温升试验

9.20

2

末端雷电全波冲击试验

9.21

3

雷电截波冲击试验

9.22

4

无线电干扰电压测量

9.23

5

声级测定

9.24

9.4 特殊试验

特殊试验项目见表5。

GB/T 31462—2015

5 特殊试验项目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1

绝缘特殊试验

9.25

2

绕组热点温升测量

3

绕组对地和绕组间电容测量

4

暂态电压传输特性测定

9.26

5

频率响应测量

9.27

6

振动测量

9.28

7

谐波电流测量

9.29

8

磁化特性测量

9.30

9

压力变形试验

9.31

10

真空变形试验

9.32

9.5 绕组电阻测量

9.5.1 试验应符合 GB 1094.1 的规定。

9.5.2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应在整个绕组上进行,测量时应采用直流电流,待直流电流稳定后测量。每
相(及每柱)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的绕阻电阻之差不应大于3个单相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
的电阻平均值的±2%。

9.6 电压比测量和绕组极性测定

试验方法按GB1094.1
的规定,宜采用双电压表法测量,试验电压不应小于1%的额定电压,允许

偏差为±0.5%。检查单相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的绕组极性是否正确。

9.7 短路阻抗及负载损耗测量

9.7.1 概述

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应换算到参考温度(75℃)时的值。

9.7.2 短路阻抗测量

本体短路阻抗的允许偏差为±5%,单相阻抗与三相阻抗平均值相差应不超过±2%。测量方法参

照 GB1094.1 的规定。

9.7.3 负载损耗测量

9.7.3.1
额定电流下本体损耗的允许偏差为+10%,测量方法参照 GB1094. 1
的规定。所用互感器的

误差和试验接线的电阻损耗(包括线损和表损)应予以校正。

9.7.3.2 负载损耗测量应在不同分级容量下分别测量。

9.7.3.3
对于低压绕组串接的电抗器与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共箱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可
直接测量各级容量下的负载损耗。

9.7.3.4
对于低压绕组串接的电抗器与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不共箱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
宜选择下列方法
a)测量负载损耗;条件不具备时,考虑本体短路阻抗大于90%,可选择下列方法
b)测

GB/T 31462—2015

量负载损耗:

a)
在制造方试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低压侧接入各级容量对应的电抗器,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
率下分别进行各级容量下的负载损耗测量;

b)
低压侧直接短路,在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高压侧施加电压,使高压绕组流过各级容量下
对应的额定电流时,分别进行各级容量下的负载损耗测量。

9.8 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测量

试验要求如下:

a) 每一绕组对地及绕组之间的绝缘电阻都要进行测量,测量时宜使用5000 V
兆欧表;

b) 吸收比(Rs/R) 不应小于1.3或极化指数(Riomin/Rimi)不应小于1.5;

c)
当极化指数或吸收比达不到规定值,而绝缘电阻绝对值比较高(例如大于10000
M) 时,应根 据绕组介质损耗因数等数据进行综合判断。

9.9 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和电容量测量

试验要求如下:

a) 应在油温介于10℃~40℃之间测量;

b) 试验报告中应有试验设备的详细说明,并有试验电压为10 kV
时的测量结果;

c) 每一绕组对地及绕组之间的tano
不应超过0.5%(20℃),同时应提供电容量实测值。

9.10 操作冲击试验

操作冲击试验应按照GB/T 1094.4 的规定进行。

9.11 雷电全波冲击试验

雷电全波冲击试验应按照GB/T 1094.4 的规定进行。

9.12 外施耐压试验

外施耐压试验应按照GB1094.3 的规定进行。

9.13 感应电压试验

感应电压试验应按照GB1094.3 的规定进行。

9.14 局部放电测量

局部放电测量应按照GB1094.3 的规定进行。

9.15 套管试验

套管试验应按照GB/T 4109 的规定进行。

9.16 套管式电流互感器试验

管式电流互感器试验应按照GB 20840.2 的规定进行。

9.17 压力密封试验

整台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应在对储油柜油面上施加0.03 MPa
的静压力下进行压力密封试

验,持续时间为24 h,应无渗漏和损伤。

GB/T 31462—2015

9.18 绝缘油试验

绝缘油试验应按照GB 2536 的规定进行。

9.19 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9.19.1 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应按下列顺序取油样进行气体色谱分析:

a) 绝缘试验前、后;

b) 长时间空载试验前、后(如有);

c) 温升试验开始前;

d) 温升试验完成后。

9.19.2 试验方法应按照GB/T 7252 的规定进行。

9.20 温升试验

9.20.1 应根据 GB1094.2 的规定进行温升试验。

9.20.2
对于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的温升试验,如在不同容量下的冷却方式不同时,则应在各冷
却方式的最大容量下分别测量。

9.20.3
对于低压侧所串接电抗器与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共箱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可直
接进行各级容量下的顶层油温升测量。

9.20.4
对于低压侧所串接电抗器与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不共箱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推
荐选择下列方法 a),如用户认可,则也可选择下列方法 b):

a)
在制造方试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低压侧接入各级容量对应的不同电抗器,在额定电压和额定
频率下进行顶层油温升测量;

b)
试验时无合适串联电抗器时,可进行等效顶层油温升测量,等效方法由用户与制造方协商
确定。

注:当选择方法 b)时,可参考下列的等效试验方法:

在不同容量下的顶层油温升测量时,应将低压绕组直接短接,对高压绕组施加电压,按与实际等效的总损耗
P

进行油顶层油温升测量。 P 的计算如下:

P =P;+(Pn-Pa)

式中:

P— 等效总损耗,单位为千瓦(kW);

Pt— 第 n 级容量下,负载损耗实测值(低压绕组短路,高压绕组施加第 n
级容量下的额定电流时,实际测得

的负载损耗),单位为千瓦(kW);

P 第 n 级容量下,正常运行时铁心损耗的计算值,单位为千瓦(kW);

P— 低压侧短路时铁心损耗的计算值,单位为千瓦(kW)。

9.20.5
温升试验前、后均应取油样进行色谱分析,油中可燃烧气体含量(总烃、CO)
应无明显变化,且

不应出现乙炔。

9.21 末端雷电全波冲击试验

末端雷电全波冲击试验应按照 GB/T 1094.4 的规定进行。

9.22 雷电截波冲击试验

雷电截波冲击试验应按照GB/T 1094.4 的规定进行。

9.23 无线电干扰电压测量

无线电干扰电压测量应按照GB/T11604 的规定进行。

GB/T 31462—2015

9.24 声级测定

9.24.1
声级测定应在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在100%容量下进行。测定方法和要求应按照
GB/T 1094.10 的规定进行。

9.24.2
对于低压侧所串接电抗器与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共箱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可直
接在100%容量下进行声级测定。

9.24.3
对于低压侧所串接电抗器与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不共箱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可
选择下列两种方法之一进行声级测定:

a)
在制造方试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低压侧接入100%级容量对应的电抗器,在额定电压和额定
频率下进行声级测定;

b)
在额定频率下和低压侧直接短路时,对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高压侧施加电压,使高压绕组流
过额定电流时进行声级测定。

9.25 绝缘特殊试验

绝缘特殊试验应按照GB1094.3 的规定进行。

9.26 暂态电压传输特性测定

暂态电压传输特性测定应按照GB1094.3 的规定进行。

9.27 频率响应测量

频率响应测量应按照DL/T 911 的规定进行。

9.28 振动测量

9.28.1 试验的一般要求应符合 GB/T 1094.6 的规定。

9.28.2 箱壁振动(峰到峰的位移)应在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负载情况下测量。
负载情况下的振动测量如下:

a)
对于低压侧所串接电抗器与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共箱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可直
接进行各级容量下的振动测量;

b)
对于低压侧所串接电抗器与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不共箱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可
选择下列两种方法之一进行振动测量:

1)
在制造方试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低压侧接入各级容量对应的不同电抗器,在额定电压和
额定频率下,分别进行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的振动测量;

2)
低压侧直接短路,在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的高压侧施加电压,使高压绕组流过各级容量
下对应的额定电流时,分别进行各级容量下的振动测量。

9.29 谐波电流测量

9.29.1 谐波电流测量应按 GB/T 1094.6 的规定进行。

9.29.2
电流中的谐波分量测量应在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空载和负载情况下分别测量。

9.29.3
空载时,在系统最高电压和额定频率,并在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低压侧空载情况下进行谐波
电流测量。

9.29.4 负载时,仅在100%级容量下测量。

9.29.4.1
对于低压侧所串接电抗器与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共箱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可直
接进行100%级容量下的谐波电流测量。

GB/T 31462—2015

9.29.4.2
对于低压侧所串接电抗器与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不共箱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可
选择下面两种方法之一进行谐波电流测量:

a)
在制造方试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低压侧接入100%级容量对应的电抗器,在系统最高电压和
额定频率下进行谐波电流测量;

b)
低压侧直接短路,在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高压侧施加电压,使高压绕组流过额定电流时进行
谐波电流测量。

9.30 磁化特性测量

9.30.1 试验的一般要求按GB/T 1094.6 的规定。

9.30.2 磁化特性测量仅在100%级容量下进行。

9.30.3
对于低压侧所串接电抗器与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共箱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可直
接进行磁化特性测量。

9.30.4
对于低压侧所串接电抗器与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不共箱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可
选择下列两种方法之一进行磁化特性测量:

a)
在制造方试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低压侧接入100%级容量对应的电抗器,在额定频率下,电
压由零逐渐加到1.4倍额定电压,测出其伏安特性。在1.4~1.7倍额定电压下的磁化特性连
线的斜率不应小于非饱和区域磁化特性曲线斜率的50%;

b)
低压侧直接短路进行等效测量。高压侧电压由零逐渐升高,使高压侧电流达到1.4倍额定电
流,等效测出其伏安特性。高压侧电流在1.4~1.7倍额定电流下的磁化特性连线的斜率不应
小于非饱和区域磁化特性曲线斜率的50%。

9.31 压力变形试验

压力变形试验应按照GB1094.1 的规定进行。

9.32 真空变形试验

真空变形试验应按照GB1094.1 的规定进行。

10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0.1 标志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应有"当心触电"安全标志和运输、起吊及接线端子标志。其标志图示

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10.2 包装

成套拆卸的组件和零件(如气体继电器、套管、测温装置及紧固件等)的包装,应保证经过运输、贮存

直至安装前不损坏和不受潮。

10.3 运输

10.3.1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需具有承受其总质量的起吊装置。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的
器身、油箱、储油柜、散热器或冷却器等也应有起吊装置。

10.3.2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经过正常的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后,其内部结构件的相互位置应
不变,紧固件应不松动。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的组件、部件(如套管、散热器或冷却器、阀门和储
油柜等)结构布置应不妨碍吊装、运输及运输中紧固定位。

GB/T 31462—2015

10.3.3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如不带油运输时,需充以干燥的氮气或干燥的空气(露点低于
-40℃)。运输前应进行密封试验,以确保在充以20 kPa~30kPa
压力时密封良好。分级式可控并联
电抗器本体在运输中及到达现场后,油箱内的气体压力应保持正压,并应有压力表进行监视。分级式可
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在贮存期间应保持正压,并应有压力表进行监视。充气以后,需安装自动补气装置,
当油箱内压力小于20 kPa 时,自动补气。

10.3.4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在运输中应装三维冲撞记录仪。此记录仪在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
器本体就位以后才可拆除,并应立即查看记录是否超标。

10.3.5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应能承受的运输冲撞加速度为3g。

10.4 贮存

在运输、贮存直至安装前,应保护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包括如套管、储油柜、阀门及散热器

或冷却器等所有组件、部件)不损坏和不受潮。

GB/T 31462—2015

A

(资料性附录)

中性点电抗器基本参数

A.1 型式

型式为户外式、空心式、油浸式。

A.2 冷却方式

冷却方式应为自然油循环自然空气冷却(ONAN)。

A.3 额定持续电流

额定持续电流应根据系统情况计算确定。

A.4 额定短时电流

A.4.1 额定短时电流持续时间为10 s。

A.4.2
如果短时间内系统连续发生故障,则故障的时间间隔及次数应由订货方提出,额定短时电流持

续时间应由此来确定。中性点电抗器应能承受的动稳定电流值,由订货方提出。

A.5 额定持续电流下的总损耗

额定持续电流下的总损耗应不大于容量的3%(75℃下)。

A.6 中性点电抗器的温升限值

中性点电抗器的温升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额定持续电流下运行时,顶层油温升不应超过60 K, 绕组的温升不应超过70
K;

b) 10s 额定短时电流时,顶层油温升不应超过70 K, 绕组温升不应超过90 K。

A.7 中性点电抗器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

中性点电抗器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中性点电抗器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BCT) 应符合GB 20840.2 的要求;

b) 下列数据应在设计阶段提出:

1) 二次励磁曲线;

2) 拐点电压(该值增加10%时引起励磁电流增加50%);

3) 拐点电压处磁通密度;

4) 75 ℃时二次绕组最大电阻。

GB/T 31462—2015

c)
电流互感器的所有二次端子均应通过金属导线连接至电抗器控制箱的端子排上。暴露在电抗

器绝缘油中的所有电流互感器连线应能适应该环境。

A.8 绝缘水平

中性点电抗器的绝缘水平可按表 A.1 选取,但应根据实际工程设计确定。

A.1 中性点电抗器的绝缘水平

位 置

额定雷电全波冲击耐受电压(峰值)

kV

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方均根值)

kV

高压端

480

200

325

140

接地端

200

85

A.9 声级水平

额定持续电流下的声级水平应小于65 dB(A)。

A.10 振动水平

额定持续电流下的振动水平应小于100μm (峰-峰值)。

GB/T 31462—2015

B

(资料性附录)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工作原理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是可控并联电抗器的一种形式,它基于高阻抗变压器原理,将变压器的短路
阻抗百分数设计成接近100%。在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的低压侧接入晶闸管阀、断路器及其他

控制回路进行调节,实现输出感性无功功率的分级控制。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中的晶闸管阀采用电流过零投切的工作方式,工作在全开通或全关断状态,
基本不产生谐波及直流分量,不需加装滤波器,提高了产品性能和可靠性。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根据
设计要求的不同,可分别工作于不同的容量等级下,满足对系统无功需要的补偿。在发生故障时,可以

快速调至100%级容量,达到限制工频过电压、抑制潜供电流的目的。

以三级容量平均分配的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方案为例,其原理如图 B.1
所示,该方案的主要特

点为:

a)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可分别工作于额定容量的100%、67%、33%3个容量级下,容量切换

控 制 如 表 B.1 所 示 ;

b)
在旁路断路器上分别串联两个取能电抗器,保证旁路断路器在旁路状态下阀满足取能工作
条件;

c)
可控并联电抗器容量切换时,首先由阀控制导通,可实现快速动作,随后旁路断路器旁路,阀再
断开;

d)
正常工作不发生容量切换时,旁路断路器闭合承担长期工作电流;晶闸管阀仅在容量切换过程
中开通工作,可采用空气自然冷却方式。

style="width:9.95347in;height:6.95347in" />

B.1

GB/T 31462—2015

B.1 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容量切换控制表

阀组

容量

33%级容量

67%级容量

100%级容量

100%级容量阀组

×

×

×

100%级容量断路器

×

×

67%级容量阀组

X

×

×

67%级容量断路器

×

×—表示断开;〇 ——表示导通。

延伸阅读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31462-2015 500 kV和750 kV级分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技术规范. 进一步学习

联系我们

T-SOFIDPA 0007—2023 智能异位除臭生物滤池技术规范.pdf